谈谈系统优化带来的真实变化 在少花钱多收益的想法下,如何因地制宜的优化自己的HIFI系统是非常必要的。 近期,我①后级S50上R电源线,直接入墙插。②优化脚架及结像高度,更敦实,低频提升回暖③反射点加吸音棉④其它(未完待续)。 一电源线篇: 电源线带来的变化,的确比较意外。后级电源线直入墙插,跳过滤波插座。凭心而论,提升明显,仿佛后级推力更强劲了,老701迸出巨多细节和美妙泛音,像是换了套箱子。电源线花的钱,值! 优化前,原来是35元1米的4平方的无氧铜电源线,声韵品牌。但先过TW-05D滤波插座。而这次直接入墙插,想必也有关联。 而当前的转盘、解码、前级,电源线还是先接滤波插排,滤波插排总线再到墙插,全部是35块一米的4平方无氧铜电源线。 在DIY接插头插尾的过程中,我发觉该电源线屏蔽做得极好,花了血本在屏蔽网上面。内导线很柔软,但因为屏蔽网用料足,整根线冬天偏硬,也因为塑料好,缩得也紧。当然,最为重要的天价制造成本的单晶铜导线部分,真正的单晶铜,完全没有晶界,电流在其中更流畅,更低损耗。 前级出声,后级出力。后级在大动态时候电流需求量大,需要快速澎湃的供给,因此后级对电源线更为敏感。 再回过头来说说声音的特点:功放变得更“硬气”,充分肯定了“功放是系统的脊梁”的论断,背景更加安静,细节一览无余,平面高音细节的增加,使得声音更有轮廓感、塑造性更强。 博士告诉我这一切都归功于背景更安静。这条电源线有助于发挥器材的潜力,您不妨一试。 没有最好的线,只有最合适。 DAVY.楼 2017-2-22晚 |